间歇式制度创新与中国经济波动:校准模型与动态分析

被引:19
作者
孙宁华 [1 ]
曾磊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2] 东海期货研究所
关键词
间歇式制度创新; 经济波动; 实际商业周期;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3.12.003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的经济转型实质上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在变迁过程中制度创新不是均匀出现的,而是间歇式随机出现的。制度创新的间歇式出现是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源泉。为此,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制度因素的实际商业周期模型,通过对中国制度变迁的数量化测度,使得制度因素能够以量化的形式进入RBC模型。通过比较现实经济数据和模拟经济数据的特性,本文发现,模型能够解释产出周期波动的94.44%,解释66.07%的投资周期波动,解释23.46%的劳动周期波动,解释21.03%的消费周期波动,解释15.45%的资本周期波动。通过脉冲反应分析发现,制度冲击具有较长的持久性,大约30年,并且消退过程缓慢;而技术冲击衰退速度相对较快,大约10年。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1+187 +1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我国资本存量测算及投资效率的研究 [J].
雷辉 .
经济学家, 2009, (06) :75-83
[2]   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 [J].
李富强 ;
董直庆 ;
王林辉 .
经济研究, 2008, (04) :53-65
[3]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J].
康继军 ;
张宗益 ;
傅蕴英 .
管理世界, 2007, (01) :7-17+171
[4]   粘滞价格模型以及对中国经济的数值模拟——对基本RBC模型的改进 [J].
陈昆亭 ;
龚六堂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8) :106-117
[6]   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 [J].
陈学彬 ;
杨凌 ;
方松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42-54
[7]   非均衡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J].
龚刚 ;
Willi Semmler .
经济学(季刊), 2003, (02) :591-604
[8]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J].
樊纲 ;
王小鲁 ;
张立文 ;
朱恒鹏 .
经济研究, 2003, (03) :9-18+89
[9]   中国实际经济周期:一个基本解释和理论扩展 [J].
卜永祥 ;
靳炎 .
世界经济, 2002, (07) :3-11+80
[10]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