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文化发生的环境背景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被引:31
作者
许清海 [1 ]
曹现勇 [1 ]
王学丽 [1 ]
李月丛 [1 ]
荆志淳 [2 ]
唐际根 [3 ]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2]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安阳地区; 殷墟; 孢粉分析; 环境考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4.571 [孢粉学]; K871.3 [铜器时代];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060103 ;
摘要
不同农业单元122个表土样品花粉分析结果表明,安阳地区表土花粉组合中草本植物花粉含量最高,以禾本科、蒿属、藜科和十字花科为主,乔木植物花粉百分含量较低,以松属、桦属、胡桃属、黄栌属、栎属为主,应为西部太行山区传播而来。汪家店和茶店陂两个全新世地层自然剖面孢粉分析表明,约10000cal.aB.P.以前,安阳地区分布着以松属、栎属、桦属等为主的落叶阔叶林;约10000~8200cal.aB.P.,气候变暖,降水量增加,森林植被中夹杂着常绿栎等亚热带树种;约8200~3400cal.aB.P.,安阳地区进入全新世大暖期,森林植被演变为亚热带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商王朝在安阳地区建都后(3400cal.aB.P.后),乔木植物花粉急剧减少,草本植物花粉和中华卷柏百分含量升高,表明森林被大量砍伐,砍伐后的林地开垦为农田,主要种植禾本科等农作物;两条剖面上部的冲积层中出现大量中华卷柏孢子,表明森林植被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古地貌面孢粉分析也证明殷商时期安阳地区生长有亚热带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气候和植被条件适于野象生存;殷墟附近为禾本科农作物花粉高含量区,表明殷商时期农业已具一定规模。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8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陕西定边地区2400cal.aB.P.以来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及环境变化 [J].
蒙红卫 ;
马玉贞 ;
王维 ;
桑艳礼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931-942
[2]   更新世末期西辽河上游地区古代环境研究 [J].
胡雅琴 ;
李宜垠 ;
周力平 ;
DKFerguson ;
赵志军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4) :733-743
[3]   长江下游巢湖9870cal.aB.P.以来孢粉记录的环境演变 [J].
王心源 ;
莫多闻 ;
吴立 ;
张广胜 ;
肖霞云 ;
韩伟光 .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649-658
[4]   商代中原地区的草木植被 [J].
朱彦民 .
殷都学刊, 2007, (03) :4-8
[5]   殷墟地区土壤剖面孢粉组合特征及环境意义 [J].
张振卿 ;
许清海 ;
李月丛 ;
阳小兰 ;
荆志淳 ;
唐际根 .
第四纪研究, 2007, (03) :461-468
[6]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en and vegetation in northern China[J]. XU QingHai1, LI YueCong1,2, YANG XiaoLan3 & ZHENG ZhenHua3 1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China;2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3 Hebei Institute of Geography Science,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04)
[7]   绰墩农业遗址中存在中全新世水稻土的新证据 [J].
杨用钊 ;
李福春 ;
金章东 ;
王梅农 ;
曹志洪 ;
代静玉 ;
冉炜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864-871
[8]   殷商时期的环境保护 [J].
孔德铭 ;
曹晋 .
殷都学刊, 2006, (03) :22-23
[9]   山东沭河上游史前文化人地关系研究 [J].
齐乌云 ;
梁中合 ;
高立兵 ;
贾笑冰 ;
王树芝 ;
王金霞 ;
赵志军 .
第四纪研究, 2006, (04) :580-588
[10]  
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4600~4000aB·P.)遗址出土木材的古气候意义[J]. 靳桂云,于海广,栾丰实,王春燕,A.P.Underhill,腰希申.第四纪研究.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