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冬季霾天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16
作者
郑南 [1 ]
吉昂 [2 ]
王河锦 [1 ]
徐廷婧 [1 ]
李婷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关键词
霾天气; X射线衍射; X射线荧光; 激光拉曼光谱; PM10;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9.123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应用原样X射线衍射(XRD)、Raman激光微探针(LRM)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技术,对2008年北京市冬季霾天气、正常天气和降雪后天气中采集到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进行物相和元素分析,并讨论PM10的矿物及元素含量变化特征。霾天气PM10浓度为262.7μg/m3,之后正常天气的浓度为174.8μg/m3,均超过国家二级限定浓度。XRD物相分析显示霾天气时绿泥石含量高于正常天气,而石英、伊利石、长石和方解石等矿物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天气。霾天气时二次颗粒物总含量达到37.9%,比其后的正常天气的30.6%略高,二次颗粒物中的氯化铵存在于所有样品中,其含量从霾天气时的9.6%降至正常天气时的5.9%,显示出霾天气对氯化铵等二次颗粒物的生成有促进作用。LRM在霾天气样品中探测到了覆盖在石英、方解石和硅酸盐颗粒表面的硫酸盐和有机物,显示出大气PM10已成为重要的污染物载体。XRF定量分析结果与XRD分析结果一致,显示Al和Si等元素含量在霾天气时明显下降,而S和Cl则在霾天气颗粒物中大量富集。
引用
收藏
页码:825 / 8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2006年南京冬季浓雾雾水的化学组分 [J].
李一 ;
张国正 ;
濮梅娟 ;
朱彬 ;
李子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5) :395-400
[2]   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 [J].
吴兑 ;
廖国莲 ;
邓雪娇 ;
毕雪岩 ;
谭浩波 ;
李菲 ;
蒋承霖 ;
夏冬 ;
范绍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1) :1-9
[3]   城市雾天单个矿物颗粒物理和化学特征 [J].
李卫军 ;
邵龙义 ;
时宗波 ;
李金娟 ;
杨书申 .
环境科学, 2008, (01) :253-258
[4]   内蒙古主要城市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刘克利 ;
孙红斌 ;
金柏青 ;
王旭东 ;
冯震 .
内蒙古气象, 2007, (06) :3-5
[5]   广州冬季霾天气大气PM2.5污染特征分析 [J].
梁明易 ;
董林 ;
陶俊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5) :52-54+70
[6]   都市霾与雾的区分及粤港澳的灰霾天气观测预报预警标准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广东气象, 2007, (02) :5-10+28
[7]   中国灰霾历史渊源和现状分析 [J].
张保安 ;
钱公望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7, (01) :56-58
[8]   珠江三角洲气溶胶云造成的严重灰霾天气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潘蔚娟 ;
黄健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6) :77-83
[9]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矿物组分的X射线衍射研究 [J].
吕森林 ;
邵龙义 ;
时宗波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1) :9-12+8
[10]   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单颗粒的矿物组成特征 [J].
吕森林 ;
邵龙义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3, (04) :42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