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法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26
作者
胡军
许丽忠
张江山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灰色聚类; 空气质量; 白化函数; 聚类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针对灰色聚类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不足,对其白化函数与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指数型白化函数建立了样本值与各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避免了零权重问题,修正聚类权法体现了各污染物在同一灰类之间的变化幅度.应用改进后的灰色聚类模型对福州市2004—2008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准确.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灰色聚类评价在经济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张云海 ;
马雁军 ;
孙财涛 ;
刘庆婺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S1) (S1) :426-428
[2]   基于物元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J].
黄辉玲 ;
罗文斌 ;
吴次芳 ;
李冬梅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3) :316-322
[3]   灰色聚类法在重庆北碚区境内支流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张旭 ;
江长胜 ;
郝庆菊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02) :241-245
[4]   灰色聚类法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王洪梅 ;
卢文喜 ;
辛光 ;
王红霞 .
节水灌溉, 2007, (05) :20-22
[5]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J].
厉彦玲 .
测绘科学, 2007, (05) :77-79+203
[6]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J].
周林飞 ;
许士国 ;
孙万光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7, (02) :240-245
[7]   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两种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 [J].
吴东杰 ;
王金生 ;
丁爱中 .
工程勘察, 2006, (07) :17-22+34+31
[8]   灰色聚类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J].
徐卫国 ;
张清宇 ;
郭慧 ;
何安标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6, (06) :200-205
[9]   几种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 [J].
乔敬萍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76-79
[10]   灰色关联度法在草原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李月芬 ;
汤洁 ;
林年丰 ;
杨有德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55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