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聚类法在重庆北碚区境内支流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12
作者
张旭 [1 ]
江长胜 [1 ,2 ]
郝庆菊 [1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北碚河流; 水质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以重庆市北碚区境内的3条主要支流河流璧北河、磨滩河和黑水河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该3条河流的5个监测断面和11个污染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碚区区支流河流各断面水质状况差别较大,龙凤河口和西西桥两个断面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污染较严重,3次监测结果均为Ⅴ类水质,其他3个断面—堰塘坎、偏岩、水土水质均达到了Ⅱ类或Ⅲ类标准。评价结果为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在湿地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侯保灯 ;
李佳蕾 ;
潘妮 ;
梁川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8, 8 (06) :80-83
[2]   集对分析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童英伟 ;
刘志斌 ;
常欢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8, 8 (06) :84-86
[3]   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评价 [J].
张建国 ;
钱鹏 ;
卞锦宇 .
四川环境, 2008, (05) :35-38
[4]   模糊数学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朱红玉 ;
杜少少 ;
谷媛媛 ;
王晓燕 .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8, (05) :77-79
[5]   两阶段模糊法在海河水系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邹志红 ;
云逸 ;
王惠文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4) :799-803
[6]   层次分析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质评价 [J].
庞振凌 ;
常红军 ;
李玉英 ;
张乃群 ;
杜瑞卿 ;
胡兰群 .
生态学报, 2008, (04) :1810-1819
[7]   集对分析法在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J].
邱林 ;
冯晓波 ;
冯丽云 ;
段延宾 .
人民长江, 2008, (05) :52-54
[8]   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J].
白云鹏 ;
陈永健 .
河北水利, 2007, (06) :18-19
[9]   用灰色聚类法对长江镇江段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J].
储金宇 ;
柴晓娟 .
人民长江, 2006, (11) :76-78
[10]   灰色聚类法对太湖地区农村地下水水质的评价 [J].
沃飞 ;
陈效民 ;
吴华山 ;
李学超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04)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