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国际化双重劣势研究

被引:27
作者
杨勃 [1 ,2 ]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南开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来源国劣势; 外来者劣势; 组织身份;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 扎根理论;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9.01.004
中图分类号
F276.7 [跨国公司];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美国封杀中兴""华为在美受阻"等事件不仅是企业国际化遭遇外来者劣势的表现,也是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进一步遭遇来源国劣势的典型案例(即国际化"雪上加霜")。然而,已有国际商务研究主要关注外来者劣势,而对新兴经济体企业面临的来源国劣势研究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学术界对两种劣势存在混淆使用的现象,降低了国际商务理论对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国际化的解释力。因此,如何从根源上厘清两种劣势的差异性,又如何预防双重劣势,已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组织身份理论视角,以华为、中兴在美国市场多次受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归纳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的形成机制及其互动机制。本文的理论贡献是从组织身份视角解释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对两种劣势的差异性进行系统比较,并揭示两种劣势的互动关系。此外,本文对中国企业国际化预防和减弱双重竞争劣势具有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7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跨越身份的鸿沟:组织身份不对称与整合战略选择 [J].
魏江 ;
杨洋 .
管理世界, 2018, 34 (06) :140-156+188
[2]   从“反应”到“前摄”:万向在美国的合法性战略演化(1994~2015) [J].
魏江 ;
王诗翔 .
管理世界, 2017, (08) :136-153+188
[3]   组织身份落差对跨国并购合法性的影响机制——基于上汽和TCL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J].
杨勃 ;
杜晓君 ;
蔡灵莎 .
经济管理, 2016, 38 (09) :76-88
[4]  
组织身份的持久性与动态性:比较研究及整合框架构建[J]. 杨勃,杜晓君,蔡灵莎.南大商学评论. 2016(01)
[5]   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基于联想和中远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J].
杜晓君 ;
杨勃 ;
齐朝顺 ;
肖晨浩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2) :130-145
[6]   组织身份导向研究进展探析 [J].
刘云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 36 (10) :22-31
[7]   外来者劣势与国际并购绩效研究 [J].
杜晓君 ;
蔡灵莎 ;
史艳华 .
管理科学, 2014, 27 (02) :48-59
[8]   从组织认定到企业宗旨陈述: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框架 [J].
罗芳 ;
叶广宇 ;
蓝海林 .
管理评论, 2013, 25 (10) :100-110
[9]   外来者劣势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 [J].
任兵 ;
郑莹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 34 (02) :27-34
[10]  
公司的灵魂[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布希基,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