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身份的鸿沟:组织身份不对称与整合战略选择

被引:61
作者
魏江
杨洋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来源国劣势; 组织身份不对称; 并购动机; 整合战略;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8.06.012
中图分类号
F276.7 [跨国公司];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研究针对核心问题"来源国劣势下后发跨国企业如何选择并购后整合战略"展开讨论。研究将重点放在组织层面,从组织身份视角来探索来源国劣势的微观作用机制,提出"组织身份不对称"的构念,深入探索后发企业跨国并购如何选择整合战略来应对组织身份不对称和并购动机产生的"自治—协调"困境,以及双重身份管理时的"隔离—整合"难题。研究发现来源国劣势具有组织异质性,最终的"净劣势"集中体现在后发跨国公司与被收购企业组织身份不对称上。进一步,组织身份不对称会导致后发跨国公司在与海外被收购企业的二元关系中"合作伙伴合法性"缺失,给协调和学习带来压力。为解决上述压力,后发跨国公司会通过实施不同整合战略、设计安排不同的协调机制来对两种身份进行管理以应对挑战、满足并购动机。由此,本文归纳出来源国劣势与组织身份不对称,组织身份不对称、并购动机和整合战略选择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得到一个整合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56+188 +18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内外部合法性平衡:全球研发的海外进入模式选择 [J].
杨洋 ;
魏江 ;
王诗翔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01) :73-84+124
[2]   向谁同构?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对制度双元的响应 [J].
魏江 ;
王诗翔 ;
杨洋 .
管理世界, 2016, (10) :134-149+188
[3]   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基于联想和中远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J].
杜晓君 ;
杨勃 ;
齐朝顺 ;
肖晨浩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2) :130-145
[4]   将跨国并购作为技术追赶的杠杆:动态能力视角 [J].
吴先明 ;
苏志文 .
管理世界, 2014, (04) :146-164
[5]   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动因、结构和趋势 [J].
杨震宁 ;
李东红 ;
王以华 .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 (04) :44-55
[6]   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及现状评估——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7)综述 [J].
毛基业 ;
张霞 .
管理世界, 2008, (04) :115-121
[7]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Change on Integration Approaches in Acquisitions: Role of Organizational Dominance[J] . Tian Wei,Jeremy Clegg.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 2018 (2)
[8]  
Navigating identity duality in multinational subsidiaries: A paradox lens on identity claims at Hindustan Unilever 1959–2015[J] . Anirvan Pant,J Ramachandra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 2017 (6)
[9]  
Escaping the iron cage: Liabilities of origin and CSR reporting of emerging market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 . Valentina Marano,Peter Tashman,Tatiana Kostov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 2017 (3)
[10]  
Management of Overseas Acquisitions by Developing Country Multinationals and Its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The Indian Example[J] . Prashant Kale,Harbir Singh.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 2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