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证据

被引:31
作者
吕洪燕 [1 ,2 ]
孙喜峰 [1 ]
齐秀辉 [1 ]
机构
[1] 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制度创新;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倾向得分匹配法;
D O I
10.13956/j.ss.1001-8409.2020.10.13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对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消除选择性偏差,以PSM-DID法对企业特征变量进行匹配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优势可以通过加强企业研发创新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研发投资、能力积累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J].
关书 ;
成力为 .
科学学研究, 2020, 38 (04) :627-637
[2]   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企业技术创新 [J].
谭建华 ;
严丽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 (02) :48-56+158
[3]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政策红利 [J].
陈林 ;
肖倩冰 ;
邹经韬 .
经济学家, 2019, (12) :46-57
[4]   不确定性、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经营活力 [J].
于文超 ;
梁平汉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11) :136-154
[5]   自贸区建设促进了制造业结构升级吗? [J].
聂飞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 (05) :145-156
[6]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的经济效应评估——基于HCW法对上海、广东、福建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比较分析 [J].
武剑 ;
谢伟 .
经济学家, 2019, (08) :75-89
[7]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 [J].
吕洪燕 ;
于翠华 ;
孙喜峰 ;
郭亮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 (03) :133-141
[8]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吗 [J].
谭建华 ;
丁红燕 ;
严丽娜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 41 (09) :16-29
[9]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段梅 ;
李志强 .
当代财经, 2019, (06) :3-12
[10]   投入产出异质性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估计:1998—2013 [J].
尹恒 ;
杨龙见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4) :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