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燃烧比例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15
作者
刘丽华
蒋静艳
宗良纲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秸秆燃烧; 问卷调查; 江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 [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S216.2 [植物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80702 ;
摘要
通过对江苏省47个县(市)农户的实地问卷调查,分析了江苏省不同地区4个研究阶段(1990—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和2006—2008年)的秸秆利用状况及影响秸秆田间燃烧的因素。结果表明,全省秸秆作为家用燃料比例在上述4个研究阶段均值分别为62.81%、59.76%、27.55%和24.13%,田间燃烧比例分别为21.16%、23.93%、53.29%和47.87%,两者逐阶段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显著变化皆出现在第二与第三研究阶段之间,在第三阶段(2001—2005年)家用燃料比例较之前明显下降,而田间燃烧比例显著上升。苏北地区(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和盐城)秸秆作为家用燃料比例(54.22%)较苏中苏南(南通、扬州、泰州、镇江、无锡和苏州)地区(34.68%)高,而秸秆田间燃烧比例(29.60%)较苏中苏南地区(42.37%)低。秸秆田间燃烧比例与农户兼业比例、年均收入、家庭炊事活动用电量及务农人员年龄呈极显著正线性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对农户田间燃烧意愿选择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主要是4个,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农户家庭兼业比例、家庭种植面积、农户年均收入和秸秆用作家用燃料比例。
引用
收藏
页码:1535 / 15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农户调查的东部沿海地区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陈秧分 ;
刘彦随 ;
翟荣新 .
资源科学, 2009, 31 (07) :1102-1108
[2]   发达地区农户被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苏州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 [J].
王伟林 ;
黄贤金 ;
陈志刚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4) :76-80
[3]   中国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时空分布 [J].
王书肖 ;
张楚莹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 (05) :329-333
[4]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J].
谢花林 ;
李波 .
地理研究, 2008, (02) :294-304
[5]   中国区域农田秸秆露天焚烧排放量的估算 [J].
曹国良 ;
张小曳 ;
王亚强 ;
郑方成 .
科学通报, 2007, (15) :1826-1831
[6]   影响农作物秸秆处置利用的因素分析 [J].
唐步龙 ;
边胜男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6) :568-571
[7]   中国秸秆焚烧的遥感监测与分析 [J].
何立明 ;
王文杰 ;
王桥 ;
魏斌 ;
厉青 ;
王昌佐 ;
刘晓曼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1) :42-50
[8]   控制农户焚烧秸秆的激励机制探析 [J].
赵学平 ;
陆迁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5) :69-72+82
[9]   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 [J].
曹国良 ;
张小曳 ;
郑方成 ;
王亚强 .
资源科学, 2006, (01) :9-13
[10]   农地产权与农户土地租赁意愿研究 [J].
钟太洋 ;
黄贤金 ;
孔苹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1) :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