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农户焚烧秸秆的激励机制探析

被引:31
作者
赵学平
陆迁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陕西杨凌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激励机制; 农户; 秸秆焚烧;
D O I
10.13300/j.cnki.hnwkxb.2006.05.015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不对称信息的存在,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应当由政府来“供给”,由环境参与主体进行“生产”。和其他委托代理问题一样,生态环境产品的“供给”与“生产”也需要一种激励机制来防范代理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文章以控制农户焚烧秸秆为例,通过对农户参与环境的行为分析,探讨了建立向秸秆回收综合利用企业进行补贴,从而对农户进行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82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 [J].
曹国良 ;
张小曳 ;
郑方成 ;
王亚强 .
资源科学, 2006, (01) :9-13
[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中经济利益补偿的博弈分析 [J].
杨明洪 .
云南社会科学, 2004, (06) :64-68
[4]   一把火怎么烧:钞票、国旗和秸秆 [J].
王怡 .
银行家, 2002, (06) :152-153
[5]   对我国农村焚烧秸秆污染及其治理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的工业替代 [J].
陈新锋 .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02) :47-52
[6]   激励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 [J].
毛显强 ;
郭秀锐 ;
胡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02) :66-69
[7]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罗勇著, 2005
[8]  
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设计[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威廉·J.鲍莫尔(WilliamJ.Baumol), 2003
[9]  
环境经济学[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姚志勇等编著, 2002
[10]  
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M]. 上海三联书店 ,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