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33
作者
杨智峰 [1 ]
陈霜华 [1 ]
汪伟 [2 ]
机构
[1] 上海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动因; 投入产出模型;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4.09.002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23 [投入产出分析];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1 ;
摘要
文章依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对1992-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各个时期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判别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对各产业部门产出的增长进行结构分解,以探究各产业部门产出增长的动因,并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进而揭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因;同时对新兴的信息产业做了单独考察。文章还基于各种推动因素,多角度地考察了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1)在样本考察期,2002-2007年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期,其推动因素为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其中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较大。(2)信息产业产出快速增长的推动因素是信息产业的出口扩张和技术进步。(3)机械工业对多数产业部门都有重要影响且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大;服务业的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对多数产业部门的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的影响较大。因此,未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重点应是推进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尤其是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扶持机械工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同时,鼓励和支持信息产业的出口和技术进步,促进服务业消费与投资增长与其他产业部门相应增长的联动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9+61 +6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产业影响力的考察与比较——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 [J].
原鹏飞 ;
操君 .
经济学家, 2012, (03) :37-45
[2]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 [J].
刘瑞翔 ;
安同良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30-41+64
[3]  
中国1992~2005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及分析[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刘起运, 2010
[4]  
投入产出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苏汝劼, 2006
[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 1995
[6]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EXPORTS [J].
CHENERY, HB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0, 70 (02) :281-287
[7]   PATTERNS OF INDUSTRIAL-GROWTH [J].
CHENERY, HB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0, 50 (04) :62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