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行业耗能差异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30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10
作者
卢锐 [1 ,2 ]
陆芸 [2 ]
陈郁炜 [2 ]
赵佳宝 [3 ]
机构
[1]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常州大学商学院
[3]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能源效率; Malmquist指数;
D O I
10.13587/j.cnki.jieem.2019.03.002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020201 ;
摘要
本文首先依据行业间耗能差异,利用动态聚类将我国制造业30个行业划分为高、中、低三类能耗。以2003-2013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其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法,实证测算制造业及其三类能耗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能源效率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分解指数,并深入分析其相关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贡献远远超过技术效率的正贡献,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显著的负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会提升制造业能源效率,但相对来讲技术进步的贡献显著大于技术效率,且两者在不同能耗行业中的效果差异明显。技术进步在高耗能和中耗能行业中发挥的作用更大,而在低耗能行业中,技术效率则是能源效率改善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 [J].
陈关聚 .
中国软科学, 2014, (01) :180-192
[2]   结构、技术、管理与能源利用效率——基于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原毅军 ;
郭丽丽 ;
孙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7) :18-30
[3]   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理论解释、数值模拟及政策含义 [J].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9, 44 (05) :130-142+160
[4]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
[5]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 [J].
蔡昉 ;
都阳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08, (06) :4-11+36
[6]   中国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 [J].
宫俊涛 ;
孙林岩 ;
李刚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97-109+130
[7]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魏楚 ;
沈满洪 .
管理世界, 2007, (08) :66-76
[8]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49-58
[9]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 [J].
李廉水 ;
周勇 .
管理世界, 2006, (10) :82-89
[10]  
On the source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ssessing the evidence[J] . Leon Clarke,John Weyant,Alicia Birky.Energy Economics . 200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