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权分配

被引:6
作者
苗壮 [1 ,2 ]
周鹏 [1 ,2 ]
王宇 [3 ]
孙作人 [1 ,2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软科学研究中心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
关键词
零和博弈; 节能与“减霾”; 分配机制; 环境生产技术; 大气污染物;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06.003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1204 ;
摘要
本文借鉴"零和博弈"的分配思想,结合环境生产技术,提出针对多个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分配模型,以研究兼顾节能目标与"减霾"目标的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权分配机制,并实证分析了中国2015年30个省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权的区域分配,首先讨论基于节能潜力与"减霾"潜力的效率分配,其次结合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指标进行地区分类,并对ZSG效率分配机制与国家行政分配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①经过多阶段计算分配后,各省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处于共同DEA前沿面上,从而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前提下的整体帕累托最优;②基于节能潜力与"减霾"潜力的分配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节能是实现"减霾"目标的主要路径,绝大多数省份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节能潜力;③ZSG效率分配机制体现了整体技术效率最大化的要素配置,国家行政分配机制则更多考虑的是各省份不同环境承载水平的严峻现实。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借鉴欧盟分配原则的我国碳排放额度分配研究——基于ZSG环境生产技术 [J].
苗壮 ;
周鹏 ;
李向民 .
经济学动态, 2013, (04) :89-98
[2]   基于环境ZSG-DEA的我国省区节能指标分配 [J].
孙作人 ;
周德群 ;
周鹏 ;
苗壮 .
系统工程, 2012, (01) :84-90
[3]   基于零和DEA模型的欧盟国家碳排放权分配效率研究 [J].
林坦 ;
宁俊飞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3) :36-50
[4]   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 [J].
林伯强 ;
孙传旺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64-76+221
[5]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J].
王群伟 ;
周鹏 ;
周德群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1) :45-54
[6]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7]   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 [J].
柴发合 ;
陈义珍 ;
文毅 ;
段宁 ;
谢绍东 ;
薛志钢 ;
曹东 ;
刘静 ;
宋国君 ;
王淑兰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4) :163-171
[8]   基于单纯形优化方法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 [J].
王宝民 ;
刘辉志 ;
王新生 ;
赵慕岩 ;
李懿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3) :520-526
[9]   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后能源系统的减排效果 [J].
陈长虹 ;
杜静 .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2, (01) :10-16
[10]   基于随机优化方法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 [J].
马小明 ;
曹云 ;
张帆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5)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