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技术变迁、二元分化与中国通货膨胀模型

被引:25
作者
袁江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
关键词
强制性技术变迁; 二元分化; 通货膨胀; 技术—经济周期;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9.03.00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822.5 [通货膨胀];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建立一个强制性技术变迁假说下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价格水平"二元分化"、周期性通胀等宏观现象的决定过程,并以2001年1月到2008年5月宏观月度数据为基础对本文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表明,技术引进、国家强控制力、产能缺口加速通货膨胀,而产品出口利于减缓通货膨胀波动。这些结论对于今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0+187 +18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外部冲击与中国的通货膨胀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张晓晶 ;
汪红驹 .
经济研究, 2008, (05) :4-18+115
[2]   中国通胀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启示 [J].
张成思 .
经济研究, 2008, (02) :33-43
[3]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 [J].
赵志耘 ;
吕冰洋 ;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7, (11) :18-31
[4]   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 [J].
龚刚 ;
林毅夫 .
经济研究, 2007, (04) :53-66
[5]   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 [J].
林毅夫 .
经济研究, 2007, (01) :126-131
[6]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张鹏飞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53-74
[7]   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及成因——《通货膨胀趋势研究》课题系列之一 [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
统计研究, 2005, (04) :3-9
[8]   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背景特点 [J].
刘树成 .
经济研究, 2004, (03) :4-9+87
[9]   通货紧缩:既不能估计不足亦不可估计过重 [J].
刘树成 .
经济研究, 1999, (10) :23-30
[10]   中国通货膨胀分析的理论框架 [J].
郑超愚 .
金融研究, 1999, (03) :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