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股权结构国际监管经验的反思与借鉴

被引:45
作者
郭雳
彭雨晨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双层股权结构; 匹配监管; 同股同权; 发行上市; 控制权强化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基于便利创新企业融资和增强境内交易所竞争力的考虑,我国应当修改相关法律规则,允许公司上市时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研究美国、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等监管双层股权结构的过往和现行做法,本文提出我国应当树立匹配监管的理念;而基于投资者博弈能力较弱的现状,若想在短期内对该结构应用实施有效管理,宜采取从严监管的策略,考虑"搭车"监管的方式,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市场现实特点的制度安排。在设立阶段,可采取首发上市、行业和适格持有人等限定措施;在运行阶段,限制表决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离程度,设置一股一权表决事项清单;在退出阶段,设立逐渐退出(转换)机制和事件型夕阳条款。长远来看,努力提升投资者博弈能力是克服双层股权结构可能不利影响的根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双层股权结构的引入与规制 [J].
曹阳 .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7, 30 (06) :63-72
[2]   论同股不同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J].
邹小芳 .
企业管理, 2017, (04) :121-123
[3]   股东异质化视角下的双层股权结构 [J].
冯果 .
政法论坛, 2016, 34 (04) :126-137
[5]  
双层股权结构之法律评析——兼论其在我国之适用性[J]. 李尚桦.金陵法律评论. 2014(02)
[6]  
公司双重股权结构问题研究[J]. 蒋学跃.证券法苑. 2014(04)
[9]   美国“一股一权”制度的兴衰及其启示 [J].
张舫 .
现代法学, 2012, 34 (02) :152-163
[10]   股份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结构性变革——以股东“同质化”假定到“异质化”现实的演进为视角 [J].
汪青松 ;
赵万一 .
现代法学, 2011, 33 (03) :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