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间制造业分工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15
作者
徐曌
欧国立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分工; 集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5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2303 ; 1201 ;
摘要
不同区域由于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的细分制造业方面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不同类型的制造业根据比较优势在不同区域集聚发展,通过区域间制造业产品的交换实现区域的分工和协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促进区域制造业分工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理论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等相关理论,对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区域间制造业分工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利用中国2011年省级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促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铁路与水运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区域比较优势制造业人均产出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则有利于促进区域非比较优势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坚持不懈的加强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FDI与我国制造业集聚的倒U型关系:基于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的视角 [J].
徐春华 ;
刘力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9) :98-106
[2]   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基于地区和行业的实证分析 [J].
刘荷 ;
王健 .
东南学术, 2014, (04) :96-105
[3]   企业规模、市场外向度与制造业集聚——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徐春华 ;
刘力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4 (05) :47-60
[4]   交通基础设施、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魏巍 ;
李强 ;
张士杰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2) :46-50
[5]   山东半岛制造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叶宏庆 ;
邓靖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09) :13-17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区位熵分析 [J].
夏飞 ;
袁洁 .
管理世界, 2012, (01) :180-181
[7]   产业特性、区域特征与中国制造业省区集聚 [J].
贺灿飞 ;
朱彦刚 ;
朱晟君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18-1228
[8]   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区位选择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 [J].
任晓红 ;
张宗益 .
经济问题探索, 2010, (10) :13-17
[9]   基于三维层面的综合交通运输认识论 [J].
欧国立 .
综合运输, 2008, (07) :4-8
[10]   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7, (03) :8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