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优地“放权”——行政事项集权与分权的最优边界

被引:15
作者
姚东旻 [1 ]
张诗琪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权利清单; 集权分权;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7.04.00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放权"政策体现了政府的权力分配模式从集权向分权的转变,其本质是一种"行政性分权"。文章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即最大化中央政府效用的视角,以建模方式——建立了一个三层次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给出了集权与分权的边界,揭示"放权"政策的逻辑,从而试图为研究政府最优行政分权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并尝试用这一模型为"放权"政策提供合理的解释。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分权能够在不改变社会福利水平的情况下,通过减少中央政府的信息成本负担提升了经济运行的效率,这也是"放权"政策的主要目的。同时,权力的下放可能导致下级政府"寻租"的隐患,需要加大对这一行为的惩罚力度。"权力清单"制度的建立,通过明确规定中间政府的权力范围,加强了对中间政府行使权力的监督,减弱了其滥用权力的动机。(2)具有以下特征的权力,分权往往比集权更优:下级政府的成本负担轻、连带惩罚力度小;权力实施时底层政府追求的目标差异程度小、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程度小。与历次国发文中下放的权力做了比对后发现,这些被下放的权力能够用上述的特征进行较好的解释。(3)各因素影响分权最优性的强弱关系是:信息成本和对中间政府滥用权力的惩罚力度这两个因素强于权力本身的若干特征,即带给下级政府的成本负担、连带惩罚程度;政策实施时底层政府追求的目标差异程度、外部性大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激励、控制与行政分权:一个合约理论视角 [J].
罗长林 ;
邹恒甫 .
经济学动态, 2014, (12) :10-20
[2]   行政分权与财政分权的不同效应:来自中国县域的经验证据 [J].
刘冲 ;
乔坤元 ;
周黎安 .
世界经济, 2014, 37 (10) :123-144
[3]   简政放权背景下的行政审批改革 [J].
魏琼 .
政治与法律, 2013, (09) :58-65
[4]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 [J].
周雪光 ;
练宏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5) :69-93+243
[5]  
Decentralization, Incentive Contracts and the Effect of Distortions in Performance Measures[J] . Tigran Melkonyan.The Manchester School . 2014 (6)
[6]   Delegation of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J].
Kim, Doyou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13, 31 (05) :48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