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控制与行政分权:一个合约理论视角

被引:5
作者
罗长林
邹恒甫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行政分权; 微观激励; 合约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以往的研究中,行政分权通常作为模型环境的一部分而被看作是外生给定的。本文则认为行政分权改革是政府组织内部行政权力最优配置的结果。通过在Aghion&Tirole(1997)的分权模型里引入中央的事后监督职能及地方政府的剩余道德风险行为,我们得出了行政分权改革在多个维度上的决定因素:项目的相对重要性、中央与地方的利益相关性、剩余道德风险水平和危害程度以及地方政府的讨价还价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对2004、2013和2014年版本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该理论对我国行政分权改革实践有着一定的解释力。这也为我国行政分权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明晰职权的四个向度 [J].
王连伟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6) :40-43
[2]   从政治衰朽到全能主义——论中国近代以来“集权—分权”模式的演变 [J].
王衡 .
浙江社会科学, 2013, (05) :11-17+155
[3]   集权的政治风险与纵向分权——从历史视角看当代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J].
曹正汉 ;
罗必良 .
南方经济, 2013, (02) :1-11+84
[4]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 [J].
周雪光 ;
练宏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5) :69-93+243
[5]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 [J].
周雪光 ;
练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5) :80-96+221
[6]  
行政分权、财政分权与劳资收入不平等[J]. 熊柴,黄薇.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0(02)
[7]   中央与地方行政分权的转型特征及其法治走向 [J].
朱丘祥 .
政治与法律, 2009, (11) :10-18
[8]   行政自制理念的实践机制:行政内部分权 [J].
崔卓兰 ;
刘福元 .
法商研究, 2009, 26 (03) :48-53
[9]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10]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J].
傅勇 ;
张晏 .
管理世界, 2007, (03) :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