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10年亚运会会期的灰霾天气问题

被引:32
作者
李菲 [1 ]
吴兑 [1 ]
王婷 [2 ]
陈静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2] 广东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环境气象学; 亚运会; 灰霾天气; 气候特征;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1~2007年广州地区气象资料,分析广州地区灰霾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重点研究了与2010年亚运会会期同期的灰霾天气特征,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广州地区的能见度急剧恶化导致灰霾天数增加,在10月~次年4月的旱季灰霾天数较多,雨季相对比较少;改革开放以来,11月份灰霾天气大幅增加,1994和1999年分别出现了最多的17d;本世纪以来,11月份灰霾天气最多12 d,出现在2005年,最少3d,出现在2002和2003年。广州市空气质量逐年恶化的趋势不容乐观,珠江三角洲复合型新型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的态势非常严峻;区域性特征明显,治理难度加大;广州周边的佛山、清远、东莞、江门的灰霾天气都比广州多,对广州治理灰霾天气形成了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旧观测标准统计的灰霾时空分布特征对比 [J].
罗晓玲 ;
宋丽莉 ;
潘蔚娟 .
广东气象, 2008, (01) :17-19
[2]   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 [J].
吴兑 ;
廖国莲 ;
邓雪娇 ;
毕雪岩 ;
谭浩波 ;
李菲 ;
蒋承霖 ;
夏冬 ;
范绍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1) :1-9
[3]   都市霾与雾的区分及粤港澳的灰霾天气观测预报预警标准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广东气象, 2007, (02) :5-10+28
[4]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1-6
[5]   珠江三角洲气溶胶云造成的严重灰霾天气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潘蔚娟 ;
黄健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6) :77-83
[6]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黄健 .
气象学报, 2006, (04) :510-517+538
[7]   再论相对湿度对区别都市霾与雾(轻雾)的意义 [J].
吴兑 .
广东气象, 2006, (01) :9-13
[8]   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建议 [J].
吴兑 .
广东气象, 2004, (04) :1-4
[9]  
Dui Wu,Xuexi Tie,Chengcai Li,Zhuming Ying,Alexis Kai-Hon Lau,Jian Huang,Xuejiao Deng,Xueyan Bi.An extremely low visibility event over the Guangzhou region: A case study[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5(35)
[10]  
The Indian Ocean Experiment and the Asian Brown Cloud[J].Current Science,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