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测算——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

被引:112
作者
吴玉鸣 [1 ,2 ]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2]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域农业产出; 弹性;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扩展了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依赖性,测算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及规模报酬情况。得到的结论有:中国省域农业产出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分布表现为局域集聚的特征;劳动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弹性为0.50,资本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弹性为0.43,而土地的贡献不显著,劳动和资本是中国省域农业产出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研究区域农业产出行为不应忽视空间效应,在制定农业政策时,需要考虑邻近省域之间的农业生产互动,引导各个区域合理地投入农业生产要素,提高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7+48 +4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要素累积、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农业增长地区差异 [J].
石慧 ;
王怀明 ;
孟令杰 .
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3) :17-26
[2]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人地关系、非农就业与劳动报酬的影响效应 [J].
陆文聪 ;
梅燕 ;
李元龙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3) :20-28+95
[3]   要素禀赋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J].
辛翔飞 ;
刘晓昀 .
世界经济文汇, 2007, (05) :1-18
[4]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吴玉鸣 ;
李建霞 .
经济地理, 2006, (05) :748-752
[5]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及地区差异比较 [J].
辛翔飞 ;
秦富 .
新疆农垦经济, 2005, (12) :9-13
[6]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与要素贡献 [J].
张元红 .
中国农村经济, 1996, (05) :7-13
[7]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
[8]  
Governanc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J] . Monchi Lio,Meng-Chun Liu.Food Policy . 2008 (6)
[9]  
Estim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ies with panel data[J] . Baiding Hu,Michael McAleer.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 2005 (5)
[10]  
A Three-Fact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Case of Canada[J] . Cristina Echevarria.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 . 199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