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人地关系、非农就业与劳动报酬的影响效应

被引:46
作者
陆文聪
梅燕
李元龙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区域粮食生产; 人地关系; 非农就业; 劳动报酬; 空间计量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以人口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视角,基于1978~2006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和采用空间误差模型,对1978年以来中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三种主要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粮食生产已存在明显的省际关联性,一个省份粮食生产的增长会诱发邻近省份产量的下降;除了自然与技术进步因素,人地关系、农民非农就业和劳动报酬的地区差异对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且在稻谷和小麦生产中表现尤为明显。随着区域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粮食生产将向人均耕地资源相对丰富、农民非农就业机会较少和劳动报酬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转移和集中。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8+95 +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 [J].
程叶青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 2005, (05) :3-10
[2]   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区变化:1978~2003年 [J].
高帆 .
管理世界, 2005, (09) :70-78+87
[3]   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预测:基于区域化市场均衡模型 [J].
陆文聪 ;
黄祖辉 .
经济研究, 2004, (08) :94-104
[5]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优势研究 [J].
李炳坤 .
管理世界, 1996, (05) :151-160
[6]   九大农区粮食生产潜力分析 [J].
李仁元 .
中国农村经济, 1996, (01) :17-21
[7]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 [J].
黄爱军 .
农业经济问题, 1995, (02) :20-23
[8]   中国农业生产在双轨制下的价格反应 [J].
郑毓盛 ;
曾澍基 ;
陈文鸿 .
经济研究, 1993, (01) :16-25
[9]   Testing panel data regression models with spatial error correlation [J].
Baltagi, BH ;
Song, SH ;
Koh, W .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3, 117 (01) :123-150
[10]   Consistent covariance matrix estimation with spatially dependent panel data [J].
Driscoll, JC ;
Kraay, AC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8, 80 (04) :54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