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区变化:1978~2003年

被引:40
作者
高帆
机构
[1] 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指数; 地区变化; 组织创新;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5.09.008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采取地区粮食生产指数,实证地考察1978 ̄2003年我国内地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回归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29个省区的粮食生产地位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有6个省区的粮食生产指数在稳定上升,5个省区有一定程度的上升,5个省区相对不变,5个省区有一定的下降,8个省区出现了急剧的下降,总体上粮食生产出现了从"中心"地区向"边缘"区域转移的倾向。因素分解的结果显示,引致粮食生产指数上升的是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的同时增加,而导致指数下降的主要是播种面积的缩减。不同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及生产指数的变化,反映了发挥比较优势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自发特征。然而,粮食生产地区的"边缘化"会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影响,为了消减这种影响,必须在市场化背景下,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的组织方式创新,借以实现各省区经济发展和粮食增产的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8+87 +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粮食市场的改革与全球化:中国粮食安全的另一种选择.[M].钟甫宁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  
半周期改革现象.[M].卢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粮食宏观调控论.[M].邓亦武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美)约翰逊著.商务印书馆.2004,
[5]  
中国食物供求与预测.[M].陈永福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问题.[M].严瑞珍;程漱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  
21世纪中国粮食问题.[M].朱杰;聂振邦;马晓河.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7-80058-696-0
[8]  
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M].黄季〓;(美)斯·罗泽尔(ScottRozelle)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9]  
跨世纪的探索.[M].朱希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0]   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预测:基于区域化市场均衡模型 [J].
陆文聪 ;
黄祖辉 .
经济研究, 2004, (08) :9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