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劳动分类与结构性失业研究

被引:64
作者
陈明生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 结构性失业; 创造性; 情感性;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9.10.007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必将对就业产生冲击。根据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区别,确定以创造性和情感性为标准对人类劳动进行分类。创造性和情感性脑力和体力劳动,包括具有一定创新内容的非规律性劳动难以被人工智能替代。利用"中国教育在线"建立的"职业信息大全"对职业类型的划分和对职业特征、职业要求的描述,以及三次产业各类岗位的特点,可以确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生产人员和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大量的就业人口及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统计、审计及行政后勤人员将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人工智能、奇点时代与中国机遇 [J].
杨虎涛 .
财经问题研究, 2018, (12) :12-20
[2]   哪些工作岗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J].
李晓华 .
人民论坛, 2018, (02) :33-35
[3]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理与对策 [J].
王君 ;
张于喆 ;
张义博 ;
洪群联 .
宏观经济研究, 2017, (10) :169-181
[4]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情感劳动的探讨 [J].
郭景萍 .
广东社会科学, 2007, (04) :166-171
[5]   创造性劳动价值论 [J].
曾绪宜 .
探索, 1994, (01) :73-78
[6]   劳动工具演化论 [J].
王师勤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86, (04) :51-56
[7]  
人工智能导论[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德毅, 2018
[8]  
人工智能[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腾讯研究院, 2017
[9]  
人工智能[M].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 李开复, 2017
[10]  
与机器赛跑[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布林约尔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