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大稳健”——时点识别与原因分析

被引:46
作者
林建浩
王美今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大稳健; 条件马尔可夫;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3.02.01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8 [经济波动];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作为一个转型国家,中国是否有属于自己的"大稳健"(Great Moderation)增长时期?它起于何时?终于金融危机吗?后危机时代处于何种周期状态?本文利用条件马尔可夫模型首次对这些问题进行正式的经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以1995年第四季度为界,中国的经济周期从高波动与低波动交替出现的"活乱循环"时期,进入以微波化为主要特征的"大稳健"阶段。与美国因金融危机于2008年中断"大稳健"不同,中国的"大稳健"由于经济过热的累积在2006—2007年间中断,因金融危机负向冲击的叠加而重返,并迅速地于2010年第一季度进入"低波动、高增长"的最优状态,后危机时代元年并未出现过热或二次探底等过度波动情形。对大稳健可能原因的初步分析显示,不同于发达国家,存货投资并不是中国GDP增长稳定化的原因;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货币政策则呈现出与GDP增长类似的波动结构变化,是大稳健的重要潜在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604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数量分析.[D].徐高.北京大学.2008, 09
[2]  
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董昀;.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2009,
[3]   随机冲击、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 [J].
张成思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24 (06) :31-39
[4]   中国产出缺口的实时估计及其可靠性研究 [J].
郑挺国 ;
王霞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129-142
[5]   融资约束与中国经济波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内的动态分析 [J].
许志伟 ;
薛鹤翔 ;
罗大庆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1) :83-110
[6]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周期平稳化现象研究 [J].
殷剑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4) :56-73+221
[7]   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非线性平滑转换 [J].
王成勇 ;
艾春荣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78-90
[8]   宏观调控目标的“十一五”分析与“十二五”展望 [J].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调控课题组 ;
陈佳贵 ;
刘树成 ;
张晓晶 ;
汤铎铎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4-17
[9]   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及其在我国经济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J].
唐晓彬 .
统计研究, 2010, 27 (02) :94-99
[10]   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划分和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性——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的研究 [J].
刘金全 ;
李庆华 .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6) :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