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大跃进”批判

被引:53
作者
姚建宗
侯学宾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浮夸风; 法治大跃进; 思想批判; 实践批判;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6.04.002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当代中国,在法治逐渐成为无可置疑的社会主流话语的同时,从官方到民间,也慢慢地滋长出了一种可称之为"法治浮夸风"的政治社会气息,并已经非常显明地形成了可以称之为"法治大跃进"的思想与实践行动的社会现象。"法治时间表"的制作设置、政府主导"法治指数"的设计与应用、"口号"法治、"运动"式法治,就是法治大跃进典型的现实表现。本文揭示了中国法治大跃进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从革命的浪漫主义、民粹主义、偏狭的政治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法律工具主义、唯意志论、唯科学主义、革命论、国家主义和政治意识形态十个方面,对中国法治大跃进展开了思想批判;同时从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进行法治政党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法治国家建设四个方面,对中国法治大跃进进行了实践批判;提出了必须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抱持理性务实的态度、保持足够的耐心与克制,坚持踏实而坚定地循序渐进地不断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的基本立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国家主义派理论主张述评 [J].
徐鸣 .
人民论坛, 2015, (08) :29-31
[3]   共和国法治建构中的国家主义立场 [J].
于浩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5) :173-183
[4]   中美法律工具主义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J].
焦海博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3, 28 (05) :34-39
[5]   简论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关系 [J].
韩大元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5) :9-11
[6]   法治评估及其中国应用 [J].
钱弘道 ;
戈含锋 ;
王朝霞 ;
刘大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140-160+207
[7]   法治政府指标评估体系研究 [J].
戢浩飞 .
行政法学研究, 2012, (01) :74-82
[8]   “大跃进”时期的唯意志论倾向及其反思 [J].
王向清 ;
熊雄 ;
李美华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3 (02) :124-131
[9]   中国政治发展:从运动中的民主到民主中的运动——一项对110次中国运动式治理的研究报告 [J].
冯志峰 .
甘肃理论学刊, 2010, (01) :23-32
[10]   余杭法治指数的实验 [J].
钱弘道 .
中国司法, 2008, (09)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