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8
作者
龙春涛
宋香荣
王爱银
机构
[1] 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区域不平衡; 基尼系数; 收敛性分析;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23.07.019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文章利用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人均GDP面板数据,使用Dagum基尼系数对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和其来源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和地区间不平衡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利用σ收敛以及考虑空间效应的绝对β收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总体不平衡趋于缩小,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不平衡,中部地区不平衡性不断扩大,西部地区不平衡性不断缩小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赶超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源中区域间不平衡的贡献最大,其中,东西部以及东中部地区间不平衡远大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σ收敛,2018年以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σ收敛趋势,西部地区存在σ收敛,中部地区呈σ发散;全国及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β收敛均显著,中部地区不存在绝对β收敛。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J].
田凤平 ;
秦瑾龙 ;
杨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1, 41 (07) :1709-1721
[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地区差异与随机收敛 [J].
刘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9) :24-41
[3]   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机制检验 [J].
尹秀 ;
刘传明 .
统计与决策, 2019, 35 (08) :112-116
[4]   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J].
陈培阳 ;
朱喜钢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85-1097
[5]   参数异质性、经济趋同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J].
周业安 ;
章泉 .
经济研究, 2008, (01) :60-75+102
[6]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 [J].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1997, (03) :31-37
[7]  
空间计量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肖光恩, 2018
[8]  
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强, 2014
[9]  
Spatial Externalities, Spatial Multipliers, And Spatial Econometrics[J] . Luc Anselin.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 2003 (2)
[10]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Gini income inequality ratio [J].
Dagum C. .
Empirical Economics, 1997, 22 (4) :51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