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互联网+”与经济发展:超边际一般均衡分析

被引:30
作者
郑小碧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互联网+”; 经济发展效应; 超边际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O225 [对策论(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70105 ;
摘要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由连接者主导的超边际模型,探究"+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内在区别以及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微观机理与条件,揭示这一结构转换对经济增长的宏观意义。研究发现:内容者与市场的关系以及连接者的功能形态是"+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内在区别,连接一切、用户自生成内容、平台型集聚分销和社群分享四种机制诱致内容者成为社群型市场的"黏连者",推动价值创造型连接者不断取代价值分配型连接者,进而实现"互联网+"无边界社群型连接对"+互联网"单向局部连接的替代;只有当市场交易效率和连接服务本身的交易效率同时超过各自的门槛值时,价值分配型连接者主导的"+互联网"单向局部连接才会向"互联网+"无边界社群型连接升级;市场交易效率、连接服务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学习成本的降低都有利于连接者的出现,而"互联网+"结构中价值创造型连接者的生成速率还取决于内容者的生产效率和学习成本;"+互联网"向"互联网+"的转换促进了劳动力在分工结构内和跨结构间的优化配置、市场容量的扩张以及经济剩余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理论基础 [J].
李晓华 .
经济纵横, 2016, (03) :57-63
[2]   “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 [J].
赵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0) :146-160
[4]   互联网时代的流通组织重构——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 [J].
谢莉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4) :44-56
[5]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 [J].
罗珉 ;
李亮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1) :95-107
[6]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 [J].
李海舰 ;
田跃新 ;
李文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135-146
[7]   互联网经济下企业价值网络创新研究 [J].
程立茹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9) :82-94
[8]   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 [J].
李文莲 ;
夏健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5) :83-95
[9]   互联网资源属性及经济影响分析 [J].
侯汉坡 ;
何明珂 ;
庞毅 ;
郑国梁 .
管理世界, 2010, (03) :176-177
[10]  
“互联网+”还是“+互联网”?[N]. 吴刚,白麟.重庆日报. 2015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