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差异分析

被引:34
作者
曹子剑 [1 ]
张凤荣 [1 ]
姜广辉 [2 ]
孟繁盈 [1 ]
金明丽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内部用地结构; 北京市平谷区; 不同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2006年集体土地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区域条件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形成不同的地域特点,就内部结构多样性指数而言,半山区>平原区>山区,就集中性指数而言,山区>平原区>半山区。同时,各区域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用地类型的区位意义指数也在发生规律性变化:就宅基地而言,山区>平原区>半山区,就企业用地而言,半山区>山区>平原区,就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而言,半山区>山区>平原区,就空闲地而言,平原区>山区>半山区。今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于合理安排城乡产业用地布局,并体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同时,还应根据区域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村镇规模控制标准,提出各自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模式与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北京市平谷区耕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的数理分析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张晋科 ;
张琳 ;
陈军伟 .
土壤, 2007, (03) :408-414
[2]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的区位分析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周丁扬 ;
赵婷婷 ;
谢志丹 .
资源科学, 2007, (02) :109-116
[3]   大都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 [J].
王开泳 ;
陈田 ;
袁宏 ;
王丽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1) :106-113+144
[4]   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探析 [J].
王罡 ;
葛雄灿 .
江苏农村经济, 2006, (08) :60-61
[5]   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为例 [J].
马锐 ;
韩武波 ;
吕春娟 ;
白中科 ;
陈建设 ;
丁学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S1) :192-194
[6]   基于GIS和信息熵的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分析——兼论系统无序度、复杂性与多样性 [J].
王宗明 ;
张柏 ;
黄素军 ;
李建平 ;
宋开山 ;
段洪涛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3) :196-200
[7]   浅析新疆农村居民点的整理 [J].
张风丽 ;
赵俊 ;
赵雷英 ;
不详 .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05) :457-460
[8]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J].
陈红宇 ;
胡曰利 ;
胡晓芙 ;
胡月明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2) :300-304
[9]   中心村建设理论与我国中心村建设的探讨 [J].
徐全勇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1) :48-52
[10]   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分级 [J].
刘咏莲 ;
曲福田 ;
姜海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