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协整检验两步法的实证

被引:34
作者
董锋 [1 ,2 ]
谭清美 [2 ]
周德群 [2 ]
李晓晖 [2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烟台大学
关键词
能源消费量; 灰色关联; 协整检验; 技术进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121.3 [产业结构];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020201 ;
摘要
中国能源消费量除与GDP有关外,还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有关,本文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变量选择,通过计算各变量与中国能源消费量的灰色综合关联度,选择政府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表征技术进步,第三产业比重表征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表征对外开放程度。然后运用协整分析方法,本文对中国能源消费量、GDP、技术进步等五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和第三产业比对中国能源消费量起到负向作用,外贸依存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起到正向作用,能源消费量的技术进步弹性为-0.007 2,产业结构弹性为-7.724 5,对外开放程度弹性为0.579 1,误差修正模型得到的能源消费量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比较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对提高中国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费弹性提出自己的建议: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并积极降低重工业比重;淘汰高耗能设备,积极推广新型节能技术;与世界最先进企业进行合作,减少高耗能设备的引进。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J].
冯泰文 ;
孙林岩 ;
何哲 .
科学学研究, 2008, (05) :987-993
[2]   FDI、人力资本、R&D与中国能源效率 [J].
尹宗成 ;
丁日佳 ;
江激宇 .
财贸经济, 2008, (09) :95-98
[3]   我国能源消费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基于产业结构重型化视角的实证分析 [J].
张意翔 ;
孙涵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74-78
[4]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魏楚 ;
沈满洪 .
管理世界, 2007, (08) :66-76
[5]   中国长期煤炭需求:影响与政策选择 [J].
林伯强 ;
魏巍贤 ;
李丕东 .
经济研究, 2007, (02) :48-58
[6]   基于进口贸易的外溢技术知识存量的测度研究 [J].
孙顺成 ;
蔡虹 .
科学管理研究, 2006, (06) :41-44
[7]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49-58
[8]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J].
韩智勇 ;
魏一鸣 ;
焦建玲 ;
范英 ;
张九天 .
系统工程, 2004, (12) :17-21
[9]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 [J].
马超群 ;
储慧斌 ;
李科 ;
周四清 ;
不详 .
系统工程 , 2004, (10) :47-50
[10]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 [J].
史丹 .
经济研究, 2002, (09) :49-5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