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与随机前沿方法

被引:29
作者
王志平 [1 ,2 ]
陶长琪 [1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产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 主成分变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运用随机前沿C-D生产函数,通过对全国和三大区域分别建模,对我国各地区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效率区域格局为: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生产效率变化率的区域特征为:中部大于西部大于东部,中西部与东部生产效率差距逐步缩小;各模型一致表明,对外开放程度与基础设施的实际有效利用对生产效率变化具有普遍积极的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对东西部生产效率的边际效应最为显著;对中部而言,科技创新投入的作用最为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1762 / 177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的度量和比较及其外生决定因素(2000—2004) [J].
刘小玄 ;
李双杰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43-868
[12]   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的度量和比较及其外生决定因素(2000—2004) [J].
刘小玄 ;
李双杰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43-868
[13]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14]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15]   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 [J].
吴延瑞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27-842
[16]   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 [J].
吴延瑞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27-842
[17]   经济增长背景下中国产业生产效率的测度与分析——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 [J].
李金华 .
财贸经济, 2007, (09) :3-8+128
[18]   前沿生产函数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 [J].
于君博 .
中国软科学, 2006, (11) :50-59
[19]  
Accounting for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 Comparative Analysis[J] . Gregory Chow,An-loh Lin.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2 (3)
[20]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J] . G. E. Battese,T. J. Coelli.Empirical Economics . 199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