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总量的动力预测及其建议

被引:31
作者
孙娴
林振山
孙燕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关键词
耕地; 粮食; 模式; 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近年来,我国耕地资源总量正在以较大的幅度逐年减少,其原因主要有:建设用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害损毁等占用,这将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为解决耕地面积大幅下降的情况,根据我国国情,建立了若干耕地总量动力方程。依据《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的实现粮食95%的自给目标,2010年耕地保有量应达到1.2166×108hm2的要求,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保护耕地的方案,并对2004~2010年我国的耕地总量进行数值预测。预测表明:①以目前的耕地减损速度仅依靠每年从耕地后备资源中开发补充耕地很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②在我国耕地减少总量中,生态退耕占了很大的比重,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因此,建议我国应在降低逐年上升的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制订合理的退耕计划下,提倡精准农业、提高粮食单产、降低肉类消费。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J].
徐晋涛 ;
曹轶瑛 .
国际经济评论, 2002, (Z2) :56-60
[2]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监测和预警研究 [J].
葛向东 ;
彭补拙 ;
濮励杰 ;
黄贤金 ;
张永勤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1) :35-41
[3]   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J].
郑海霞 ;
封志明 .
资源科学, 2003, (05) :33-39
[4]   中外退耕还林还草之比较及其启示 [J].
李世东 .
世界林业研究, 2002, (02) :22-27
[5]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潜力资源的研究 [J].
高志强 ;
刘纪远 .
遥感学报, 2000, (02) :136-140
[6]   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J].
徐瑞祥 ;
张永勤 ;
丁建中 ;
彭补拙 .
经济地理, 2002, (04) :435-439
[7]   试论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 [J].
陈百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611-616
[8]   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配置的几个问题探讨——以浙江省为例 [J].
沈兵明 .
经济地理, 2000, (05) :72-74+90
[9]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J].
张正峰 ;
陈百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664-669
[10]   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检讨及近期耕地调控思路 [J].
谭术魁 ;
彭补拙 .
经济地理, 2003, (03) :371-374+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