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监测和预警研究

被引:55
作者
葛向东
彭补拙
濮励杰
黄贤金
张永勤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耕地基础地力指数; 地力等级; 预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终极目的是保障粮食安全,使得存量耕地的产出能力总量及其人均水平只能增加不能下降。由于耕地占补质量差异的存在,在监测耕地系统数量增减的同时,应警戒其质量升降超过临界值的时空范围和危险程度,才能全面反映耕地系统的状态。耕地质量的监测必须与各等级耕地面积的动态变化监测结合起来。耕地分等定级、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监测体系的研究应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案,才能解决耕地占补质量平衡中“占一补几”的操作难题。论文在耕地占补的定位监测和基于耕地基础地力指数的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基础上,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进行了预警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GIS农田土地质量评价与立地分析——以京郊房山区良乡为例 [J].
聂庆华 ;
包浩生 ;
王海英 .
地理科学, 2000, (04) :307-313
[2]   基本农田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I.耕地地力等级体系研究 [J].
张炳宁 ;
张月平 ;
张秀美 ;
刘宝喜 ;
刘林旺 ;
徐茂 ;
王绪奎 ;
沈其荣 .
土壤学报, 1999, (04) :510-521
[3]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29-333
[5]   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国际研究的新进展 [J].
冷疏影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1999, (02) :83-91
[6]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中土壤修正系数模型的研究──以河北省涿鹿县为例 [J].
张军连,林培 .
自然资源学报, 1994, (03) :260-270
[7]  
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 1999
[8]  
中国耕地的基础地力与土壤改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王蓉芳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