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民营化与企业创新效率: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92
作者
钟昀珈 [1 ,2 ]
张晨宇 [3 ]
陈德球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处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国企民营化; 企业创新; 掏空; 产权保护;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6.07.001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文章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从创新效率的视角考察了微观创新主体民营化前后创新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效率,企业的专利数量显著减少,这种影响在缺乏原国有大股东制衡、无系族的上市公司以及外部产权保护较弱的地区更加显著,而且相对于创业型企业,民营化企业的创新效率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化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关联交易显著增加、投资显著减少,民营化后非国有大股东更多地表现出掏空动机,减少了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理解民营化企业的效率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兴转轨经济体的民营化行为,而且对于监管层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民营化、产权保护与企业风险承担 [J].
余明桂 ;
李文贵 ;
潘红波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12-124
[2]   家族控制权结构与银行信贷合约:寻租还是效率? [J].
陈德球 ;
肖泽忠 ;
董志勇 .
管理世界, 2013, (09) :130-143+188
[3]   制衡股东性质与制衡效果——来自中国民营化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涂国前 ;
刘峰 .
管理世界, 2010, (11) :132-142+188
[4]   中国民营化的财政动因 [J].
韩朝华 ;
戴慕珍 .
经济研究, 2008, (02) :56-67+82
[5]   政府为什么会放弃国有企业的产权 [J].
王红领 ;
李稻葵 ;
雷鼎鸣 .
经济研究, 2001, (08) :61-70+85
[6]   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 [J].
张维迎 ;
栗树和 .
经济研究, 1998, (12) :13-22
[7]   China's secondary privatization: Perspectives from the Split-Share Structure Reform [J].
Liao, Li ;
Liu, Bibo ;
Wang, Hao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4, 113 (03) :500-518
[8]   The Decision to Privatize: Finance and Politics [J].
Dinc, I. Serdar ;
Gupta, Nandini .
JOURNAL OF FINANCE, 2011, 66 (01) :241-269
[9]   Politically connected CEO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ost-IPO performance of China's newly partially privatized firms [J].
Fan, Joseph P. H. ;
Wong, T. J. ;
Zhang, Tianyu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 84 (02) :330-357
[10]   Tunneling, propping, and expropriation: evidence from connected party transactions in Hong Kong [J].
Cheung, Yan-Leung ;
Rau, P. Raghavendra ;
Stouraitis, Aris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6, 82 (02) :34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