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股东性质与制衡效果——来自中国民营化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133
作者
涂国前 [1 ]
刘峰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 厦门大学会计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制衡股东; 制衡效果; 政治关系; 掏空; 民营化;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0.11.01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摘要
本文以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民营化,并形成民营股东控股,但股权制衡结构不同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不同性质的制衡股东是否具有不同的制衡效果。本文发现,与一股独大公司相比,国有股东制衡公司更可能被民营控股股东掏空,民营股东制衡公司更不可能被民营控股股东掏空,说明不同性质的制衡股东具有不同的制衡效果。本文还发现,有政治关系的民营控股股东更可能掏空。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2+188 +1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股权制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吗——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的实证检验 [J].
张光荣 ;
曾勇 .
系统工程, 2008, (08) :71-79
[2]   国有上市公司部分民营化的经济后果——基于“武昌鱼”的案例分析 [J].
汤谷良 ;
戴璐 .
会计研究, 2006, (09) :48-55+96
[3]   股权集中、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 [J].
孙兆斌 .
管理世界, 2006, (07) :115-124
[4]   公司治理与掏空 [J].
高雷 ;
何少华 ;
黄志忠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57-1178
[5]   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J].
徐莉萍 ;
辛宇 ;
陈工孟 .
经济研究, 2006, (01) :90-100
[6]   股权制衡与公司经营业绩 [J].
赵景文 ;
于增彪 .
会计研究, 2005, (12) :59-64+96
[7]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J].
白重恩 ;
刘俏 ;
陆洲 ;
宋敏 ;
张俊喜 .
经济研究, 2005, (02) :81-91
[8]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
[9]   股东制衡与公司价值:模型及经验证据 [J].
陈信元 ;
汪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1) :102-110
[10]   “股权制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吗?——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 [J].
朱红军 ;
汪辉 .
管理世界, 2004, (10) :114-12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