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A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关键节点识别——以“7·23动车事故”为例

被引:98
作者
康伟
机构
[1]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社会网络分析; 关键节点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关键节点识别,探究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节点位置及相互关系对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及传播范围的影响等问题。以2011年重大突发事件"7.23"动车事故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Pajek软件生成了"7.23"信息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邻接矩阵数据进行了网络密度、可达性、聚类系数和中心性测度,依据测度结果和位置角色分析对其进行关键节点分层与识别。研究表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和扩散以社会网络结构为基础,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网络结构与节点位置决定着成员的"影响力"程度;中心关键节点的资源控制能力与信息输入输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可以通过改变中心度、聚类系数等手段嵌入式引导关键节点,减少谣言和恐慌情绪的传播。本文采用详实数据对舆情传播关键节点的分层识别,拓展了社会网络方法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克服了以往研究中技术与管理实践相分离的弊病。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1+127 +127-1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7·23”动车事故网络舆情分析 [J].
张展 .
现代职业安全, 2011, (09) :26-28
[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IT博客中的实证研究 [J].
成亿 ;
朱庆华 .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0, 42 (06) :35-41+54
[3]   基于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以Sina微博为例 [J].
平亮 ;
宗利永 .
图书情报知识, 2010, (06) :92-97
[4]   评估危机信息传播有效性的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J].
王洋 ;
西宝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0, 31 (08) :1109-1114
[5]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区域创新环境关键要素识别 [J].
黄攸立 ;
熊宇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2) :84-89+102
[6]   企业关键智力资本识别的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 [J].
李平 ;
张庆普 .
南开管理评论, 2008, (03) :72-79
[7]   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社会网络机制研究 [J].
王伟 ;
靖继鹏 .
情报科学 , 2007, (07) :979-982
[8]   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分析 [J].
冯锋 ;
王凯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07) :88-91
[9]   节点赋权网络中节点重要性的综合测度法 [J].
安世虎 ;
聂培尧 ;
贺国光 .
管理科学学报, 2006, (06) :37-42+52
[10]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喻国明,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