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互联电网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架构思考

被引:96
作者
姚建国 [1 ]
杨胜春 [1 ,2 ]
单茂华 [1 ]
机构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
[2]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大电网; 智能调度; 集散式分布; 物理分布; 逻辑统一; 对等网络; 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针对中国未来互联特大电网的运行控制需求,分析了未来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业务需求,提出了"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全网集散式调度与控制技术支持系统的架构,其特点是电网基础模型、分析与控制决策的集中统一和就地采集与控制的分散分布。设计了基于对等网络(peer to peer,P2P)方式的计算机物理分布式硬件架构,并与当前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架构进行了比对分析。最后,指出了实现全网集散式电网调度与控制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电网调度广域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系统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 [J].
翟明玉 ;
王瑾 ;
吴庆曦 ;
靳晶 ;
魏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02) :67-71
[2]   智能电网“源—网—荷”互动运行控制概念及研究框架 [J].
姚建国 ;
杨胜春 ;
王珂 ;
杨争林 ;
宋晓芳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21) :1-6+12
[3]   印度“7.30”、“7.31”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启示 [J].
汤涌 ;
卜广全 ;
易俊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25) :167-174+23
[4]   从印度大停电透视电力系统的广义阻塞 [J].
薛禹胜 ;
肖世杰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6) :1-8
[5]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对电力系统暂态失稳风险的影响 [J].
李立 ;
鲁宗相 ;
周双喜 ;
邱阿瑞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6) :11-16
[6]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 [J].
胡泽春 ;
宋永华 ;
徐智威 ;
罗卓伟 ;
占恺峤 ;
贾龙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04) :1-10+25
[7]   大电网调度智能化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J].
汪际峰 ;
沈国荣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1) :10-16
[8]   适应大规模风电接入的互联电网有功调度与控制方案 [J].
高宗和 ;
滕贤亮 ;
张小白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17) :37-41+96
[9]   智能电网控制中心技术的未来发展 [J].
张伯明 ;
孙宏斌 ;
吴文传 ;
郭庆来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17) :21-28
[10]   3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J].
张伯明 ;
孙宏斌 ;
吴文传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13)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