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源—网—荷”互动运行控制概念及研究框架

被引:176
作者
姚建国 [1 ]
杨胜春 [1 ,2 ]
王珂 [1 ]
杨争林 [1 ]
宋晓芳 [1 ]
机构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
[2]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源—网—荷”互动; 智能电网; 可再生能源; 柔性负荷; 互动行为建模; 互动能力辨识; 安全分析; 协调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6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开放互动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之一。现有的互动研究主要集中在源网协调和互动用电等局部方面,缺乏对未来电源、电网、负荷复杂互动环境下电网运行控制的整体思考和系统性研究。文中提出"源—网—荷"互动的概念并讨论了互动内涵,认为电源、负荷与电网三者之间应进行协调互动以提高电网功率动态平衡能力。在分析实现"源—网—荷"互动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电网"源—网—荷"互动运行控制的研究框架,包括基础理论、复杂互动特性分析、复杂互动行为建模、互动能力辨识、电网互动安全运行分析理论与方法、柔性互动协调控制策略与技术等6个方向,并结合需求对各个研究方向进行了概括和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2 +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对电力系统暂态失稳风险的影响 [J].
李立 ;
鲁宗相 ;
周双喜 ;
邱阿瑞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6) :11-16
[2]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 [J].
胡泽春 ;
宋永华 ;
徐智威 ;
罗卓伟 ;
占恺峤 ;
贾龙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04) :1-10+25
[3]   基于机组状态分类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 [J].
邹见效 ;
李丹 ;
郑刚 ;
曾斌 ;
彭超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24) :28-32
[4]   基于NASA地球观测数据库的区域风电功率波动特性分析 [J].
于大洋 ;
韩学山 ;
梁军 ;
宋曙光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05) :77-81
[5]   消纳大规模风电的多时间尺度协调的有功调度系统设计 [J].
张伯明 ;
吴文传 ;
郑太一 ;
孙宏斌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01) :1-6
[6]   计及电动汽车和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随机经济调度 [J].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董朝阳 ;
辛建波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20) :22-29
[7]   智能电网的本质动因和技术需求 [J].
姚建国 ;
赖业宁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2) :1-4+28
[8]   高渗透率下大电网应对微网接入的策略 [J].
撖奥洋 ;
邓星 ;
文明浩 ;
李惠宇 ;
陈晓燕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1) :78-83
[9]   中国特色智能调度的实践与展望 [J].
姚建国 ;
严胜 ;
杨胜春 ;
杨志宏 ;
高宗和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17) :16-20+48
[10]   基于稳定域及条件概率的暂态稳定不确定性分析 [J].
刘强 ;
薛禹胜 ;
Gerard LEDWICH ;
袁越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19)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