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被引:120
作者
李二玲 [1 ,2 ]
庞安超 [1 ]
朱纪广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农业地理集聚; 农业集群; 演化经济地理;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K902 [];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705 ;
摘要
通过对1981~2008年12类农作物种植重心、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专业化指数的计算,探讨了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种植业的空间集聚格局及演化路径,并从演化经济地理视角构建分析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种植业整体上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增大,区域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逐步加强。(2)与制造业地理集聚总体呈现"南下东进"不同,种植业地理集聚逐步"南下西进",从东部省份向中西部省份转移,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也是重要的集聚地,而昔日鱼米之乡的优势已逐渐下降。(3)农业地理集聚格局的演变经历了由自然集聚向社会集聚进而形成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的过程,其中,自然集聚的作用日益减少,而社会集聚作用逐步增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社会变异步伐的加快,也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的地理集聚和空间重构。
引用
收藏
页码:885 / 89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的PAF模型 [J].
吴丰林 ;
方创琳 ;
赵雅萍 .
地理研究, 2011, 30 (01) :71-82
[2]   产业特性、区域特征与中国制造业省区集聚 [J].
贺灿飞 ;
朱彦刚 ;
朱晟君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18-1228
[3]   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与重心动态变动轨迹分析:1980~2007年 [J].
吴三忙 ;
李善同 .
经济管理, 2010, 32 (04) :27-35
[4]   贸易自由化、要素分布和制造业集聚 [J].
邓慧慧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18-129
[5]   欠发达农区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网络演化分析——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 [J].
李二玲 ;
李小建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738-750
[6]   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 [J].
贺灿飞 ;
潘峰华 ;
孙蕾 .
地理学报, 2007, (12) :1253-1264
[7]   一种简便易用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J].
张建华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275-278+283
[8]   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及演化的空间分布和原因分析 [J].
梁书民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02) :29-34
[9]   从农业产业化到农业产业区——竞争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J].
郑风田 ;
程郁 .
管理世界, 2005, (07) :64-73+93
[10]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 [J].
李二玲 ;
李小建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