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的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

被引:52
作者
尹奇 [1 ]
马璐璐 [1 ]
王庆日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失地农民; 福利水平; 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0.07.010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测算农民失地前后的福利水平。研究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失去土地后,农民的福利水平略有提高,模糊评价值从0.342上升到0.373,居住条件和发展空间的改善是失地农民福利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心理状况和居住环境则呈现出恶化趋势。研究结论:应该通过提升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心理调适机制,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城镇居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 [J].
方福前 ;
吕文慧 .
管理世界, 2009, (04) :17-26
[2]   失地农民健康、幸福感与社会资本关系实证研究 [J].
吴丽 ;
杨保杰 ;
吴次芳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2) :25-29+110
[3]   我国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缺失及其重构研究 [J].
钱忠好 ;
徐美银 .
学术研究, 2008, (12) :69-74
[4]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 [J].
王慧博 .
乡镇经济, 2008, (02) :35-40
[5]   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模糊评价——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J].
高进云 ;
乔荣锋 ;
张安录 .
管理世界, 2007, (06) :45-55
[7]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J].
鲍海君 ;
吴次芳 .
管理世界, 2002, (10) :37-42
[8]  
生存与适应[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叶继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