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被引:21
作者
乔晓楠
何自力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工业化; 迂回生产; 产业升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做出了新的阐释,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对中国工业化过往的发展历程、当前的发展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推动迂回生产,工业化的本质就是延伸生产链条以及持续的资本品积累过程。以金融化为核心的美国式产业结构绝不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目标,以智能化与绿色化为核心,推动消费品工业进一步向资本品工业的升级才是中国工业化道路前进的方向。只有突破技术瓶颈,持续更新完整体系与全产业链的工业化,才能打破劳动力成本悖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社会影响 [J].
焦冉 .
重庆社会科学, 2014, (12) :20-25
[2]   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停滞的常态化 [J].
何自力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4, 5 (04) :31-45
[3]   第三次工业革命:来自世界经济史的长期透视 [J].
贾根良 .
学习与探索, 2014, (09) :97-104+8
[4]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与经济绩效:一个分类比较研究 [J].
乔晓楠 ;
杨成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6) :5-17
[5]   产业变迁与资本主义的衰落 [J].
何自力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2, 3 (04) :33-46
[6]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J].
时家贤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1, (06) :43-48
[7]   马克思的工业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J].
宋正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04) :8-11
[8]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思想的理论与现实 [J].
谭祖飞 ;
张圣才 ;
王浩兰 .
求实, 2005, (05) :7-10
[9]   试论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J].
武力 ;
高伯文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3, (04) :63-71
[10]   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综述 [J].
Rahat Nabi Khan ;
徐慈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1988, (02)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