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生活与农民公共精神的生长:机理与对策

被引:11
作者
吴春梅 [1 ]
席莹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文化生活; 文化培育; 农民公共精神; 形塑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G249.27 [地方群众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0302 ; 05 ; 0503 ;
摘要
农民公共精神的阶段性缺失,与文化建设滞后密切相关。以全国10个村庄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具有形塑力的农村文化生活与农民公共精神之间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农村文化生活均对农民公共精神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交往文化、组织文化对农民公共精神的影响效应最强。强化农民公共精神的生长,需重视农村内源性文化生活的形塑力,通过农村文化生活对农民公共精神形塑的嵌入机制、内生机制和整合机制,实现农民公共精神的全面协调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村庄治理转型中农民公共精神的核心向度 [J].
吴春梅 ;
席莹 .
青海社会科学, 2014, (04) :27-33
[2]   政治社会化路径下农民工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证分析 [J].
吴春梅 ;
郝苏君 ;
徐勇 .
政治学研究, 2014, (02) :90-103
[3]   乡村公共性解体与基督教文化发展 [J].
张良 .
人文杂志, 2014, (03) :101-107
[4]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困境与出路——以湖北省空心村为分析对象 [J].
李祖佩 .
中州学刊, 2013, (06) :72-77
[5]   乡村治理转型视域下的文化体制改革 [J].
吴理财 ;
张良 .
社会主义研究, 2012, (05) :72-76
[6]   农民的生活伦理与公共精神及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启示——基于5省20村的调查 [J].
夏国锋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5 (12) :73-81+111
[8]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德) 韦伯 (Weber;M.) ;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  
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李小云; 赵旭东; 叶敬忠;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0]  
黄河边的中国.[M].曹锦清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