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增长贡献定量研究——武汉实证

被引:19
作者
喻燕
卢新海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土地管理系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建设用地; 二、三产业; 贡献率; 武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为定量测算建设用地扩张与城市经济增长关系,将土地要素引入索洛增长模型,分析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建设用地投入、科技投入对城市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长贡献,并运用武汉市1988—2008年相关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建设用地要素投入每增加1%,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长0.15%,土地要素贡献率为5.14%,贡献显著;武汉市建设用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减阶段,应该整合优化利用土地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 杨万利.清华大学. 2007
[12]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定量分析[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祝宝良著, 2005
[13]   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J].
李明月 ;
胡竹枝 .
软科学, 2005, (06) :21-23
[14]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实证分析 [J].
黄国华 .
经济经纬, 2005, (06) :89-92
[15]   新疆土地资源利用的生产要素贡献率分析 [J].
蒲春玲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84-87
[16]   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 [J].
陈江龙 ;
曲福田 ;
陈雯 .
管理世界, 2004, (08) :37-42+155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J].
詹锋 .
江苏统计, 2002, (08) :22-23
[18]   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J].
王文博 ;
陈昌兵 ;
徐海燕 .
统计研究, 2002, (05) :3-6
[19]   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J].
沈坤荣 .
经济科学, 1999, (04) :15-25
[20]   中国的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J].
邹至庄 ;
刘满强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5, (03) :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