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成为僵尸企业之谜

被引:34
作者
方明月 [1 ]
张雨潇 [2 ]
聂辉华 [3 ]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
[3]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人大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僵尸企业; 民营企业; 传染效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8.03.009
中图分类号
F276.5 [私营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中小民营企业是僵尸企业的主体部分,已有文献提出的僵尸企业原因难以解释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中小民营僵尸企业之谜"。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中小民营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原因:传染效应。中小民营企业由于难以直接从银行获得贷款,普遍采取了相互担保的借贷方式,并且上下游企业之间在资金和业务上紧密关联。一旦某家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变成了僵尸企业,关联企业不得不为僵尸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或者银行担保,这导致关联企业也容易变为僵尸企业。因此,一个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就会连累更多中小民营企业成为僵尸企业。中小民营企业之间发生传染效应的三个渠道为融资、投资和用工。通过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此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对于处置僵尸企业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僵尸企业的投资挤出效应: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J].
谭语嫣 ;
谭之博 ;
黄益平 ;
胡永泰 .
经济研究, 2017, 52 (05) :175-188
[2]   中国僵尸企业的分布特征与分类处置 [J].
黄少卿 ;
陈彦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3) :24-43
[3]   比较优势与僵尸企业: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J].
申广军 .
管理世界, 2016, (12) :13-24+187
[4]   中国僵尸企业及其认定——基于钢铁业上市公司的探索性研究 [J].
张栋 ;
谢志华 ;
王靖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11) :90-107
[5]   “僵尸企业”国外研究述评 [J].
刘奎甫 ;
茅宁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 38 (10) :3-19
[6]   中国僵尸企业的数量测度及特征分析 [J].
朱鹤 ;
何帆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1 (04) :116-126
[7]   “僵尸企业”诱因与处置方略 [J].
朱舜楠 ;
陈琛 .
改革, 2016, (03) :110-119
[8]   僵尸企业的识别与应对 [J].
何帆 ;
朱鹤 .
中国金融, 2016, (05) :20-22
[9]   温州企业担保链风险状况与化解机制研究 [J].
钱敏 ;
钟洁慈 ;
池炜 ;
虞孔坝 ;
张冰丹 .
中国农村金融, 2015, (11) :82-84
[10]   市场结构内生变迁与产能过剩治理 [J].
徐朝阳 ;
周念利 .
经济研究, 2015, 50 (02) :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