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期、经济收益与东亚安全秩序

被引:43
作者
刘丰
机构
[1] 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东亚安全秩序; 安全预期; 经济收益; 公共产品供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731 [];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冷战后,东亚地区不仅没有进入一个充满紧张和冲突的时期,反而维持了相对长时间的和平状态。有关东亚安全秩序的既有解释主要强调的是体系结构或过程,但不足以解释东亚安全秩序内部的动力和机制,以及这种秩序蕴含的内在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种功能论的解释,认为美国和中国分别为东亚地区提供了安全预期和经济收益两项最为重要的公共产品,是维系当前东亚安全秩序的基础。然而,在中国崛起和美国重返东亚带来的冲击下,这两种地区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脱节和供给矛盾使既有东亚安全秩序面临内在的不稳定性。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达到稳定周边环境和缓解崛起疑虑的效果,中国在为本地区提供稳定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需要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采取积极的安全保障措施,营造东亚安全秩序的新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 / 25+5 +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 [J].
孙学峰 ;
黄宇兴 .
当代亚太, 2011, (01) :6-34+5
[2]   崛起国合法化策略与制衡规避 [J].
杨原 ;
孙学峰 .
国际政治科学, 2010, (03) :1-31+134
[3]   试论美国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限度 [J].
宋伟 .
当代亚太, 2010, (05) :6-21+5
[4]   从国际公共产品到区域性公共产品——区域合作理论的新增长点 [J].
樊勇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1) :143-152+158
[5]   中日两国在东亚区域内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 [J].
李晓 ;
冯永琦 .
当代亚太, 2009, (06) :26-46
[6]   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 [J].
秦亚青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3) :69-86+205
[7]   美国对台湾事务的影响:现状与走向 [J].
吴心伯 .
现代国际关系, 2008, (06) :13-19
[8]   东亚安全合作的现实与前景——观点的分歧及其分析 [J].
陈寒溪 ;
孙学峰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03) :49-57+4
[9]   美国——亚洲稳定的关键? [J].
海因里希·克雷夫特 ;
刘可扬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12) :50-53+6
[10]   中国的地区战略 [J].
唐世平 ;
张蕴岭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06) :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