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整治模式

被引:40
作者
王荣
蔡运龙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喀斯特; 脆弱生态区; 土地退化; 整治模式;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10.0118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喀斯特脆弱生态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地区.由于其脆弱的自然地质环境加之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导致该生态系统呈退化态势.本文以中国西南典型喀斯特脆弱区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为依据,参考已进行的生态系统恢复和石漠化治理经验,综合考虑各种加剧喀斯特脆弱区生态环境退化的因素,并基于不同喀斯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模式和技术体系以及因地制宜原则,综述了3套喀斯特脆弱生态区退化生态系统整治模式(生态移民-封山育林-恢复自然植被模式、退耕还林-蓄水保土-人工造林恢复植被模式、可持续生态农业-庭园经济-资源产业模式),详细论述了各模式的适宜地区和成本效益情况,并指出了其推广应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70 / 108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1]   西南喀斯特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特征与植被适应性恢复研究 [J].
王克林 ;
苏以荣 ;
曾馥平 ;
陈洪松 ;
肖润林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6) :641-645
[2]   基于SPOTVEGNDVI和降水序列的退耕还林(草)效果分析 [J].
周洪建 ;
王静爱 ;
李睿 ;
陈思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4) :70-74
[3]   喀斯特环境移民迁出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J].
陈志辉 ;
王克林 ;
陈洪松 ;
何寻阳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3) :723-727
[4]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模式探索 [J].
王家录 ;
翠章玲 .
安顺学院学报, 2008, (02) :90-92
[5]   退耕还林后续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杨明 ;
支玲 ;
张永洁 .
世界林业研究, 2008, (02) :11-15
[6]   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植被恢复过程特征——以贵州省花江峡谷为例 [J].
吴克华 ;
熊康宁 ;
容丽 ;
龙明忠 .
地球与环境, 2007, (04) :327-335
[7]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猫跳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J].
彭建 ;
蔡运龙 ;
何钢 ;
王文博 ;
黄秋昊 ;
严汾 .
山地学报, 2007, (05) :566-576
[8]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田环境的影响研究 [J].
鲁向晖 ;
隋艳艳 ;
王飞 ;
穆兴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3) :66-72
[9]   贵州喀斯特峡谷退耕还林示范区生态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初探 [J].
张晓珊 ;
任朝辉 .
贵州林业科技, 2006, (04) :42-46
[10]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及问题分析 [J].
王闰平 ;
陈凯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5) :18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