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的特征及其转化

被引:64
作者
赵旭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文化转型; 文化陷阱; 新物质性; 文化自觉; 变动性;
D O I
10.13471/j.cnki.jsysusse.2013.03.013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比照社会转型,一种对文化形态转变的理解和思考应运而生。新媒体的普及使原有文化秩序中时空意义发生了转变。网络空间的文化重组,带来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重构。在文化自觉观念引导下的中国意识的构建,成为当下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动力基础。文化转型首先是人对自然界态度的转变,即从对自然无所畏惧的探索和利用,转变到以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去思考人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文化转型必然要在人心或心态上去做文章。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文化与公共性[M]. 三联书店 , 汪晖, 1998
[22]  
人的文学[M].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夏志清著, 1998
[23]  
夏济安日记[M].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夏济安著, 1998
[24]  
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乔健, 1995
[25]  
中华文史论丛[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朱东润等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