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距离地图超制图学研究——以福州、上海间铁路客运为例

被引:11
作者
朱昱 [1 ]
游建胜 [2 ]
李晓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福建省科技厅
关键词
时间距离地图; 铁路客运; 福州;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基于超制图学的基本思想,建立模型将时间距离换算成km为单位的空间距离.在此基础上,通过GIS的地图投影空间变换方法,用换算出的距离重新定义两地间距离,变形原地图上,形成时间距离地图.结果发现:福州、上海间的铁路客运可分为联系偶然型阶段、联系起步型阶段、联系经常型阶段、联系密切型阶段、联系紧密型阶段.其中,温福铁路的开通极大地压缩了福州、上海间的时间距离;铁路客运不断提速,铁路客运的及时性得到加强,影响城市、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区际分工和联系、人的活动空间和产业发展;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两地间进一步压缩时间距离仍有很大余地.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广州市时间距离研究的初步实践.[D].赵东平.华南师范大学.2003, 03
[2]   基于GIS的广州城市时间地图研究 [J].
李文翎 ;
李尚智 ;
黎雅雯 ;
唐远方 .
热带地理, 2008, (03) :218-222+227
[3]   江苏省城市经济影响区格局变化 [J].
朱杰 ;
管卫华 ;
蒋志欣 ;
甄峰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23-1033
[4]   开放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综合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梁双波 .
地理研究, 2007, (02) :391-402
[5]   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 [J].
曹小曙 ;
薛德升 ;
阎小培 .
地理学报, 2005, (06) :25-32
[6]  
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M].甄峰著;.商务印书馆.2004,
[7]  
经济地理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等编;杨万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  
理论地理学.[M].(美)邦 奇(Bunge;W.)著;石高玉;石高俊译;.商务印书馆.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