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市经济影响区格局变化

被引:84
作者
朱杰 [1 ]
管卫华 [2 ]
蒋志欣 [1 ]
甄峰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经济影响区; Mann-Kendall方法; 势能模型; 江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首先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然后采用城市中心性指数和交通时间成本对传统势能模型中的城市规模和距离因子进行了修正,并运用GIS的栅格算法得到主要年份江苏省不同等级中心城市的经济影响区范围,分析其格局变化特征:①南北格局向东西格局转变;②南部经济影响区向北扩展;③苏南地区新中心城市的出现。最后,探讨了江苏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变化机制,认为交通轴线的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要素投入差异是导致城市经济影响区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不同的交通轴线对周边地区带动作用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则显现出苏南一枝独秀,苏中、苏北趋同发展的趋势;生产要素投入中资本、技术投入对经济影响区的格局变化起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23 / 10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城市腹地理论及腹地划分方法研究 [J].
陈联 ;
蔡小峰 .
经济地理, 2005, (05) :629-631+654
[2]   省会城市中心性研究 [J].
俞勇军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05, (03) :352-357
[3]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 [J].
管卫华 ;
赵媛 ;
林振山 .
地理研究, 2004, (04) :541-550
[4]   城市断裂点理论的验证、扩展及应用 [J].
闫卫阳 ;
秦耀辰 ;
郭庆胜 ;
李圣权 .
人文地理, 2004, (02) :12-16
[5]   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与协调发展——以江苏省为例 [J].
管卫华 ;
赵媛 ;
林振山 ;
管红艳 .
人文地理, 2003, (06) :88-92
[6]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J].
周一星 ;
张莉 .
地理学报, 2003, (02) :271-284
[7]   沪宁杭地区城市一日交流圈的划分与研究 [J].
王德 ;
刘锴 ;
耿慧志 .
城市规划汇刊, 2001, (05) :38-44+79
[8]   一种用于界定经济客体空间影响范围的方法——Voronoi图 [J].
王新生 ;
郭庆胜 ;
姜友华 .
地理研究, 2000, (03) :311-315
[9]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J].
符淙斌 ;
王强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2, (04) :482-493
[10]  
经济、环境等非线性系统的预测和调控[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田瑾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