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址叠置系数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7
作者
黄宁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嵩箕山脉东缘,文化遗址叠置系数,人类活动与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作者首次提出了文化遗址叠置系数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利用其探讨了嵩箕山脉东缘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位置的变动与自然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裴李岗文化遗址与仰韶文化遗址之间的低叠置系数反映出两类原始文化过渡期间,研究区内的自然环境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这一环境变化事件可能与区域新构造运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碳-14断代和中国新石器时代 [J].
安志敏 .
考古, 1984, (03) :271-277
[2]   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 [J].
严文明 .
文物, 1981, (06) :41-48
[3]  
中国东部第四纪进程与国际对比.[M].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18项中国工作组编;杨子赓;林和茂著;.地质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