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4断代和中国新石器时代

被引:6
作者
安志敏
机构
关键词
中国新石器时代; 实验室; 文化序列; 树轮校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碳-14断代方法的应用,使全世界的史前考古学跨入一个新的时代,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碳-14实验室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65年建立,并测定了一批考古学的年代数据,直到1972年才正式发表。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三十八个碳-14实验室,其中与考古学有关的单位,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发表十批碳-14数据673个),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共发表五批碳-14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 [J].
安志敏 .
人类学学报, 1983, (04) :342-351
[3]   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 [J].
王炳华 .
新疆社会科学, 1983, (01) :117-128+130
[4]   石灰岩地区碳-14样品年代的可靠性与甑皮岩等遗址的年代问题 [J].
C Laboratory Beijing University and C Laboratory IA CASS .
考古学报, 1982, (02) :243-250
[5]   关于裴李岗文化的性质和年代 [J].
安志敏 .
社会科学战线, 1982, (01) :204-207
[6]   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 [J].
安志敏 .
考古, 1979, (04) :335-346+334
[7]   一九七七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简报 [J].
刘随盛 ;
杨国忠 ;
梁星彭 .
考古, 1979, (02) :97-106+118+193
[8]   海拉尔的中石器遗存——兼论细石器的起源和传统 [J].
安志敏 .
考古学报, 1978, (03) :289-316+396
[9]   略论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问题 [J].
安志敏 .
考古, 1972, (06) :35-44+47
[10]  
六千年前的楼兰女子[J]. 王炳华,徐永庆.科学画报. 1981 (03)